扛牢经济大省责任实现“走在前、开新局”——访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迈上新征程勇当排头兵。经济大省山东将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勇挑大梁,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为实现&濒诲辩耻辞;开好局起好步&谤诲辩耻辞;多作贡献?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统筹做好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

问:聚焦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有哪些总体谋划和思路安排?

答:新一年,山东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锚定&濒诲辩耻辞;走在前、开新局&谤诲辩耻辞;目标,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统筹做好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

一是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濒诲辩耻辞;山东消费提振年&谤诲辩耻辞;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回暖,加快恢复批零住餐、文旅等接触性消费。

二是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抓好既拉动当前、又支撑长远的重大项目,推动实施2000个左右省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新基建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加快落地,全年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为扩内需、稳增长、促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叁是更好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实施&濒诲辩耻辞;境外百展&谤诲辩耻辞;市场开拓计划,助力公司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开展跨境电商跃升叁年行动,全面深化济南、青岛、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提级扩能,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激发创新&濒诲辩耻辞;第一动力&谤诲辩耻辞;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山东将如何继续发挥科创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答:我们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去年谋划实施了科技研发、人才引育、数字变革、要素保障、推进落实等&濒诲辩耻辞;十大创新&谤诲辩耻辞;行动计划,今年将继续抓好落实。尤其在科技研发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力提效、务求突破。

一是聚力搭建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力争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25家左右,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10家左右。积极推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落地。实施科技型公司培育行动,力争高新技术公司达到2.8万家。

二是聚力突破创新技术,实施技术攻关工程项目。通过&濒诲辩耻辞;揭榜挂帅&谤诲辩耻辞;等方式,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着力突破&濒诲辩耻辞;卡脖子&谤诲辩耻辞;技术。

叁是聚力引育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化领军人才&濒诲辩耻辞;筑峰计划&谤诲辩耻辞;,建立顶尖人才&濒诲辩耻辞;直通车&谤诲辩耻辞;机制,更大力度吸引集聚战略人才力量。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濒诲辩耻辞;811&谤诲辩耻辞;项目,启动新一轮部省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点。

四是聚力完善创新政策,夯实创新制度支撑。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励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支持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推动大中小公司科技设施、科研数据、技术验证环境共享共用。

塑造&濒诲辩耻辞;十强产业&谤诲辩耻辞;竞争新优势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山东将如何进行落实?

答:山东工业门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但仍有不少短板。我们将持续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濒诲辩耻辞;十强产业&谤诲辩耻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挺起山东&濒诲辩耻辞;产业脊梁&谤诲辩耻辞;。

一是推动先进制造业&濒诲辩耻辞;固本强基&谤诲辩耻辞;。对传统产业,以技改转型为方向,推动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优势产业,以巩固提升为方向,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动力装备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对新兴产业,以强力突破为方向,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未来产业,以超前布局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示范集群。

二是推动现代农业&濒诲辩耻辞;接二连叁&谤诲辩耻辞;。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市开展&濒诲辩耻辞;吨半粮&谤诲辩耻辞;产能建设。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二、叁产业延伸融合,培育沿黄大豆、半岛渔业等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

叁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濒诲辩耻辞;扩量提质&谤诲辩耻辞;。实施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计划,新认定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推进国家智慧港口建设试点,补齐航空物流短板,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四是推动数字经济&濒诲辩耻辞;赋能增效&谤诲辩耻辞;。深入开展&濒诲辩耻辞;工赋山东&谤诲辩耻辞;专项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叁年行动,&濒诲辩耻辞;一业一策&谤诲辩耻辞;制定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5%。

营造民企发展好环境

问: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山东将有哪些举措?

答:受疫情冲击影响,民营经济、中小微公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亟待提振发展信心。山东将坚定落实&濒诲辩耻辞;两个毫不动摇&谤诲辩耻辞;,进一步优化民营公司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预期。

一是着眼提振公司信心,以更大力度强化政策支持。修订中小公司促进条例,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优化民营经济法规政策体系。围绕市场主体需求,集成制定、动态出台政策清单,更好发挥降本减负、助企纾困的积极作用。

二是着眼激发市场活力,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最优最好,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强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开展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清理行动。全面落实招商引资承诺,用心用情为公司解难题、办实事。

叁是着眼壮大公司主体,以更大力度推动民营公司高质量发展。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出台创建世界一流公司实施意见,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濒诲辩耻辞;专精特新&谤诲辩耻辞;专板,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公司1000家、单项冠军公司200家、&濒诲辩耻辞;小灯塔&谤诲辩耻辞;公司100家以上。

四是着眼营造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弘扬公司家精神,推动建设高素质公司家队伍。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尊重和保护公司家创新创业,营造支持民营公司发展的良好氛围。(新华社济南1月15日电)